• 耿马环境监测(耿马环保局)
  • 2024-08-05

有什么灭绝的野生动物?

1、直隶猕猴:直隶猕猴曾是中国分布最北的灵长类动物(20世纪80年代灭绝),北纬40度40分的河北雾灵山便是作为猕猴分布北限设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直隶猕猴是1870年由法国动物学家米勒·爱德华鉴别命名的。雾灵山地区曾因是皇家的风水地,长期禁伐禁猎,许多物种得以保存。

2、直隶猕猴:这种曾分布在中国最北部的灵长类动物,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灭绝。直隶猕猴是在1870年由法国动物学家米勒·爱德华命名的。由于历史上雾灵山地区是皇家风水地,长期禁伐禁猎,许多物种得以在此存活。

3、长江白鲟 长江白鲟,又称中华匙吻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体长可达5米,体重可超过300公斤。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长江白鲟的分布区域逐渐减小,数量急剧减少。尽管科学家们未能研究出人工繁殖的方法,但长江白鲟在2019年12月23日被宣布灭绝。

4、大海雀(1844年):一种不能飞翔的海鸟,因人类狩猎和环境变化而灭绝。 欧洲野马(1876年):这种在野外生存了数百万年的马种,因狩猎和栖息地丧失而灭绝。 斑驴(1883年):一种原产于非洲草原的有蹄类动物,因过度狩猎和栖息地破坏而灭绝。

5、开普狮:这种已灭绝的狮子亚种原分布于非洲南部的好望角。1858年,被认为是仅存的野生开普狮在开普省被猎杀。1876年,捷克探险家埃米尔·霍卢布据称买下了一只开普狮的幼狮,但在两年后死亡。有关在西伯利亚发现了原来认为已经灭绝的开普狮的报道,可靠性未知。

6、又名为西非黑犀牛,是一种草食性群居野生动物,曾生活在非洲中西部大草原上。但由于在20世纪初期时,西部黑犀由于遭到大量捕杀,使得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虽然在实施保护后情况有所好转,但在保护措施减弱后,捕杀的现象又变得极为严重,这让西部黑犀遭到重创,于2006年被认定已经灭绝。

什么是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

我国防震减灾的三大工作体系包括地震监测预警、地震应急救援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地震监测预警体系构成了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这个体系通过部署广泛的地震观测站,实时跟踪地震活动,并迅速发布预警信息,为抗震救灾行动提供关键数据。

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地震灾害预防体系、地震紧急救援体系。具体是: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地震监测和速报;前兆信息的捕捉;地震预测预报;群众性地震动物宏观网络;建立重点地区防震减灾系统工程等。

地震灾害预防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地震安全性评价、抗震设防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地震灾害对建筑物、基础设施和人员的影响,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地震紧急救援体系:在地震发生后,该体系负责组织救援人员、设备和物资,迅速展开救援工作。

地震怎么发生?

1、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

3、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 水库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放水引起库区发生地震。 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