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监测包括应急监测吗(环境应急监测是干什么的)
  • 2024-07-28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现场监测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1、应急监测的任务 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是一种特定目的的监测,它要求监测人员在第一时间达到事故现场,用小型便携、快速检测仪器或装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判断和测定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物的浓度、污染范围、扩散速度及危害程度,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3、根据我国《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的规定,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对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掌握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对各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政府有关部门执行各项环境法规、标准,全面开发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和资料。

4、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环境检测的过程一般为接受任务,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5、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二)境应急监测在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求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事故处理的核心工作。在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石油化工原料、产成品及有毒有害危险品的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均隐含着不同程度的突发事故因子。

6、按照监测的目的和性质,环境监测可以分为监视性监测、研究性监测和特定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旨在探究污染机制,了解污染物的迁移和变化规律,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特定目的监测则针对突发事件,如油轮泄露造成的水域污染或工厂排放事故等进行的监测。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分为哪几种类型?各种监测类容有什么不同?

1、全国区域土壤背景监测 此类监测旨在了解和评估全国土壤环境的基本状况,包括土壤元素的天然含量、分布特征以及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水平。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有机污染物以及放射性元素等。

2、一般土壤监测可以分为全国区域土壤背景、农田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土壤污染事故等类型的监测。土壤污染的优先监测应是对人群健康和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影响的物质。

3、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化学监测: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对土壤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以评估土壤污染状况。 物理监测:涉及土壤的物理性质,如颗粒大小、结构、水分、温度等,这些因素影响土壤的生态功能和污染物的迁移。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有哪些?

第一条为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根据《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下列环境监测活动的管理: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等等。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根据《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对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以下环境监测活动进行管理: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以及其他为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的环境监测活动。第三条 环境监测工作是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的法定职责。

第十二条 排污单位的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对本单位污染物排放状况和防治污染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建立污染源监测档案,对监测结果负责,并按规定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监测结果。不具备监测能力的排污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

第七条 铁道部环境保护办公室负责全路环境监测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组建铁路环境监测网,制订网络管理办法;负责拟订铁路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标准和报告制度,并监督实施;负责发布铁路环境质量公报。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污染源监测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产生和排放污染物单位的排污状况监测。放射性污染源、流动污染源监测不适用本办法。